深圳左堂雕塑,专业雕塑设计与雕塑制作,行业先锋。致力于金属雕塑、不锈钢雕塑、铸铜雕塑、锻铜雕塑、玻璃钢雕塑、仿砂岩雕塑、石材雕塑、泡沫雕塑、城市雕塑、园林景观雕塑、校园雕塑等。电话:0755-27215199,网址:www.zuotangart.com
原标题:长征雕塑 他的成就无出其右
长征雕塑 他的成就无出其右
他构思的毛主席跷二郎腿坐像方案,在全国72个作品竞争中脱颖而出
1977年在北京为毛主席纪念堂创作《毛主席坐像》。
叶毓山创作的这尊杜甫像为中外游客所熟知。
1985年《歌乐山烈士纪念碑》创作现场。
重庆长江大桥桥头的雕塑《秋》。
长征主题雕塑作品。
2015年,叶老80大寿。
艺术修行成大家,川美史上一丰碑
得知叶毓山去世的消息,川美现任院长庞茂琨说:“非常难过,非常遗憾。叶老是川美历史上的一座丰碑。”
叶老的一生,艺术成就显著,他所创作的主题雕塑作品遍及大江南北。26岁时创作毛主席雕像一举成名,做长征雕塑全国无出其右者,为杜甫草堂塑八大诗人像,为重庆长江大桥创造四季人像等。川美副院长、雕塑系主任焦兴涛说,叶老是一位天才雕塑家、是一位把自己的人生作为艺术实践的修行者,更是一位大家。
叶毓山的学生严永明说,很多人羡慕叶老师,觉得他作品多,生活也非常好。“你们要学,就要蹲得住,我任何一次去找叶老师,他都在工作室,孜孜不倦,他就是为雕塑而生。”
出奇制胜
一举成名 26岁时创作“毛主席全身雕像”
1961年,26岁的叶毓山还是中央美术学院的研究生,当时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向全国雕塑家征集创作《毛主席全身雕像》,他凭借深厚的功底脱颖而出,次年完成雕像,从此在美术界一举成名。之后的40多年时间里,共有100多座著名雕塑问世,作品遍布海内外。其作品《谊涉重洋》安放在加拿大多伦多市政厅,《举杯邀明月——李白》在美国西雅图落户。
最为人们熟知的“毛主席纪念堂”里的那尊汉白玉毛主席雕像,也是出自他的手。1976年,叶毓山出奇制胜,构思出毛主席跷二郎腿的坐像方案,最终在全国72个方案中被选中。
叶毓山曾回忆:“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藏的《毛泽东像》是我的成名之作,刘开渠先生对我做了很多指导。他认为,作品要集中表现毛主席的高瞻远瞩、胸中自有雄师百万的革命英雄气概。通过两手后背、迎风挺立、远望前方的姿态,生动体现伟大的军事家、政治家的风度。他肯定这件作品既有中国传统风格,又吸收了西方雕塑的比例、解剖等造型要素。从这件雕塑开始,到我近期在北川完成的《新生》,我觉得自己是广泛吸取古今中外各种雕塑的营养,但始终是立足于本民族传统的。创作中,我往往会留一些原石,这实际上是运用了中国写意的手法。《八仙》中神仙的半边脸不刻,将精力专注于对象精神状态的传达。《李白》的长袖飞舞,因为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,不细刻衣纹,着重表现他浪漫的精神。”
艺术要讲独创性,军博的《毛泽东像》能在众多方案中取胜,原因在于叶毓山的独创性。
叶毓山曾回忆:“纪念堂的坐像,我又冒险选择了‘跷二郎腿’的姿势。当时很多雕塑家到北京做方案,大多数方案是毛主席站着挥手,也有比较呆板的坐姿,唯有我的方案是跷二郎腿,其他人都嘲笑我太不严肃。因为我近距离观察过毛主席,觉得他是亲切慈祥的人民领袖。选方案时,七八十个方案中所有站像第一轮全部落选了,因为建筑师认为大厅内不适合立站像。坐像中只有我的方案是跷腿,其他都是平腿。最后只剩两件方案,一件跷腿,一件平腿、拿着文件。最终,我的方案中选,因为与会者认为这是毛主席的常态,表现出了他的亲切慈祥。”
自然写意
大雅之堂 曾为杜甫草堂塑八大诗人像
2001年初,杜甫草堂为丰富该馆文化内涵,增加陈列观赏内容,决定建造“大雅堂”,陈列历史上有代表性的12位诗人(屈原、陶渊明、陈子昂、王维、李白、白居易、李商隐、苏轼、黄庭坚、陆游、李清照、辛弃疾)的塑像于其中。大雅堂原是草堂寺的大雄宝殿,2002年正式开放。
大雅堂和茅屋前的杜甫雕像,皆是叶老的作品。大雅堂内的屈原、李白、苏轼等8尊塑像,皆由叶毓山承担。叶毓山采用不同材质、不同姿势表现八大诗人,艺术手法趋于大写意。其中最大一尊屈原像,达3米多高,采用新津一带的巨型乌木制作。此乌木埋于河床内约8000年,经长久沉积质变,已乌黑坚硬。叶毓山依其自然形态,雕塑成屈原卧像,以表现这位忧患沉沙的伟大诗人;李白则以汉白玉塑成“举杯邀明月”情态,潇洒大度;苏东坡亦用汉白玉,呈卧状,如乘舟大江东去。王维、黄庭坚、陆游、辛弃疾则用雕塑家所普遍采用的青铜塑成。
获悉叶老去世,杜甫草堂博物馆相关人士表示,由于叶老与众多雕塑大师作品的入驻,大雅堂已经成为草堂的一个标志性景点,近年来,许多中外游客在此驻足。今后,草堂将更加精心地保护叶老的雕塑作品,传承叶老的艺术精神。
平地波澜
春夏秋冬 重庆长江大桥雕塑最初设计是裸体
上世纪70年代末,重庆市政府发布消息,要在新建的重庆长江大桥南北两端各设一组雕塑。听到这个消息后,时任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的著名雕塑家叶毓山教授打破常规,用人体来展现春、夏、秋、冬四季,极具艺术表现力。
根据原创意图,“春”是一个拿着花的少女,象征着春暖花开、万物复苏;“夏”是一个在水中搏击的男青年,象征着朝气蓬勃、勇搏激流;“秋”是一个扛着麦穗的妇女,象征着勤奋劳作、喜获丰收;“冬”是一个健壮的中年男子,象征着志在千里、永不停息。
这组作品最初被设计成裸体。当时,裸体人物作为公共场所的雕塑,不仅在重庆,在全国也比较少见,艺术家对这组作品能否被接受和认可也没有太大把握。这四尊雕塑作品的照片被刊登出来后,果然引起争议。雕塑家于是进行修改,给人物增加了薄衣和飘带,使其既不裸体又能保留原有的一些线条美感。整个雕塑从最初设计到完成花了5年时间,1984年,这四尊高8米的雕塑,被成功安置在重庆长江大桥上。
难以超越
成就惊人 尊为大师没有半点骄傲
得知叶毓山老先生7日辞世,四川大学教授、著名理论家林木内心悲痛,在电话中回忆了与叶老相识30多年的点滴,并肯定了叶老的艺术成就:“做长征雕塑,全国无人能出其右。”
林木是叶老生前最后一本画册的主编。2016年10月30日,他才参加了叶毓山老师在四川美术馆的画册首发式。这本画册名为《丰碑永铸浩气长存:叶毓山红军长征主题雕塑作品集》,林木不仅是主编,也由他作序,当时,他们还就其雕塑艺术现场对话,活动结束之后由叶老签名送书。整个活动,叶老神采奕奕,气色极好。
人人尊称叶老师
1986年,林木被叶老调去四川美院工作,既是下属,也是同事。谈及叶老的为人品行、知遇之恩,他感慨万千。在他看来,叶毓山是四川美院建院以来德高望重、名声最好的一位院长,深受师生爱戴。在川美院内,没有人称呼其院长,都尊称其“叶老师”。
令林木最为感慨的是,叶老虽有极高的成就,为人却极为谦逊。“他在雕塑艺术圈被尊为大师,却在任何场合没有表露出半点骄傲,或者端出大师的架子。他对谁都平易近人,态度谦和,这点非常难得。”
2016年12月29日,林木去医院看望,叶老已经完全昏迷。他嘱咐叶老的家属,如果叶老清醒,一定要转达他的问候。之后两天,林木去外地出差,途中还接到叶老家人打来的电话,听说他病情有所好转,没想到却仍是最坏结果。
艺术成就难超越
在新中国60周年“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暨成就提名奖”所颁建筑与雕塑60个奖项中,叶老一人共获4个奖项,其中独得两个奖项,并与人分享两个奖项,成就惊人。对于叶老的艺术成就,林木给予了极高的评价:“做长征雕塑,无论是规模、数量还是艺术水准,全国无人能出其右。”
他在为叶老最后一本画册作序时,写下这样一段话:“我毫不怀疑,若干年后,后世的人们在回看20世纪美术历史时,叶毓山及其雕塑创作将仍然雄踞在史册之中难以超越!”
叶老看到这篇序言的时候,谦虚地说“你把我的成绩说过了”,希望删除这样的赞誉。林木坚持,“这是我的文章,是我对艺术史的总结,您可不能删改”。
致敬大师
“非常难过,非常遗憾。叶老是川美历史上的一座丰碑。”
——川美现任院长庞茂琨
“叶老是一位天才雕塑家、是一位把自己的人生作为艺术实践的修行者,更是一位大家。”
——川美副院长、雕塑系主任焦兴涛
“我毫不怀疑,若干年后,后世的人们在回看20世纪美术历史时,叶毓山及其雕塑创作将仍然雄踞在史册之中难以超越!”
——四川大学教授、著名理论家林木